一亩田研究院:提高农产品物流效率才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新闻直达11月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从提高农村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出发,聚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业经营体系、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和农村社会治理制度等五大领域,进一步推进深化农村改革。同一天,李克强总理在全国推进内贸流通现代化电视电话会议中作出重要批示:加快推进内贸流通现代化,对于更好对接生产和消费、扩大国内有效需求、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汪洋副总理同时强调,在农业方面,要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新建与改造并举、投资与运营分离、硬件与机制并重、中央与地方联动,实现公益性和市场化双重目标。要加快流通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提高政府信息化管理水平,抢占流通竞争制高点。
睿犇犇有话说每天,大量的农产品从田间被运到每家每户的餐桌上,也有大量农产品被送进加工厂或者进入出口的通道,现阶段各地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农产品流通网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经由批发市场形成了我国农产品大流通、大物流的分工模式,整体运行还是非常高效的,能够满足市民多元化的农产品消费需求,但是,农产品依然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局部供求失衡,同时20-30%的高损耗率一直是我国农产品终端价格难以抹去的成本构成。农产品市场面临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农业物流的发展落后于工业物流的发展。2004年到2011年,我国经济整体的物流系数增长了40%,工业品物流系数增长了50%,而农产品物流系数不但没有增长,还降低了25%,可见我国物流体系建设的主要成本都基本投入到了工业品的领域,而农产品物流体系的建设不足。
![](/uploads/allimg/151105/0T51QZ3-0.jpg)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农产品物流效率多年没有明显提升。上文提到我国农产品的物流需求系数从2004年至2011年下降了,这并不是因为整体效率的提升,更多是因为整体投入的不足与物流设施结构不合理。2014年,我国物流总额为213.5万亿元,其中农产品物流总额为3.3万亿元。10年间,我国农业物流总额占比不断下降,从2004年的3.12%下降到2014年的1.5%,农产品的流通增长落后于全社会整体的消费品流通增长。
![](/uploads/allimg/151105/0T51U427-1.jpg)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除此之外,我国农产品物流过程中的管理投入不足,我国农产品管理费用占到物流总成本的9%左右,而全社会物流费用总成本中管理费用的占比是在34%以上,故我国农产品物流管理系统的建设还有非常大的增量空间,所以随着国家对流通现代化发展的重视程度上升,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物流过程中的网络系统、数字系统建设将成为提高我国农产品物流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工业品物流投入的脚步这两年开始放慢,是因为工业品物流的建设相对成熟,现阶段需要的是结构的优化,而农产品的物流投入很多还集中在非常基础的方面。我国即将出台的“十三五”规划已经明确提出要加快现代化农业发展,用创新推动现代农业,而流通作为农产品产与销之间的必然环节,这个环节的优化升级对于整个农业产业的竞争力提升可以说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只有提升了农业物流效率才能解决我国农产品运输中的高损耗,同时更有效更快捷地调节不同市场间的供求变化,也能有效化解现在农产品广泛存在的“卖难”与“买难”同时存在的怪现象。
重要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与公正,但文中的观点与评论仅供参考,不代表对市场走势的确定性判断。本报告版权仅为一亩田集团研究院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一亩田集团研究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