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步伐”重点提案督办调研报道
打通“最后一公里”和“最初一公里”
打开网页,土猪肉、土鸡蛋、红米等各种生鲜农产品图片跃入眼帘,轻点鼠标就能购买,“这些农产品都是农户直接交给我们,我们帮他们包装一下,拿到这个网上卖。”6月13日,在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一个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当地负责人向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家瑞带领的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步伐”重点提案督办调研组如是介绍。
现在,罗田县大部分行政村都建起了农村电商服务站,主要职能就是帮助农民网购,推销农特产品。调研组考察的这个站点的负责人就是当地会上网、有一定经验的村民,他负责日常运营,并通过代购代销收取一定佣金作为运营经费。
电商扶贫是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对于广大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民,电商还是新鲜事物。在调研组考察的罗田县,农特产不少,但由于缺乏人才,物流成本高,“最后一公里”配送难,好产品往往卖不出好价钱。
针对这种情况,去年7月,罗田县启动电商扶贫工程,在政府专项资金支持下,130个村级扶贫网店与350多户贫困户建立帮扶关系,当地政府用购买服务的方式与网站合作,补贴部分资金组建农村电商服务站。
有了服务站,物流配送方便了,不会上网的农民也能轻松上网卖货,开网店的农民也越来越多。该服务站负责人告诉调研组,村里有个木匠做微缩农具模型拿到网上卖,半年时间就净赚几万元。
农民做电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很多,迫切需要政府“扶上马送一程”。在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调研组看到了政府组建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电商创业园,他们整合政府部门、企业、物流等各种资源,把电商作为主打产业来推进。
“这是我们大别山的云雾茶,现在很受欢迎。”走进这里的创业园,英山县相关负责人兴致勃勃地向调研组介绍他们的电商扶贫成果。在英山县,茶叶一直是支柱产业,很多农民种茶叶,但以往他们只零零散散地卖原材料,很难赚钱。分散式小农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是农村电商发展的一大瓶颈,对此,英山县采取“先品牌后产品”的策略,引进龙头企业对茶叶进行品牌包装,把“英山云雾”茶推向淘宝、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销售火爆。
除了茶叶,英山县还开发出了各种深加工的农产品和中药材,“我们的茯苓、苍术都卖到国外去了。”当地负责人指着货架上的瓶装中药材告诉调研组。
在调研组看来,电商扶贫既有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也有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最初一公里”的问题,两者都需要打通。“要想富,先修路”,张宁委员认为农村公路状况堪忧,当前还要加大交通物流、网络宽带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宋家慧委员表示,小农经济难以实现大型机械化、规模化生产,这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最初一公里解决不好,最后一公里也很难解决”,他说,希望各地能积极探索,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