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联系我们
电 话:0376-6380999
传 真:0376-6380999
邮 箱:gz@xygzjt.com
地 址:信阳市新七大道中乐百花大厦13楼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行业新闻
十二五时期天津市农业加快向都市型现代农业迈进
2016-06-15 09:36  点击数:

“十二五”时期天津市农业加快向都市型现代农业迈进

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调查资料显示,“十二五”时期,天津市农业生产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不利影响,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一系列扎实有效措施的保障下,天津市农业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都市型现代农业加快推进。

一、农业生产能力显著提升

“十二五”期间,天津市农业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2015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467.44亿元,是2010年的1.5倍;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210.51亿元,是2010年的1.4倍。2015年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30853元/人,是2010年的1.6倍。天津市农业生产能力显著提升。


(一)粮食产量稳步增长。

“十二五”期间,天津市继续实施种粮补贴政策,在政策鼓励下,粮食播种面积及产量稳步增长。2015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525.06万亩,比2010年增长12.3%,年均增长2.3%。粮食产量达到181.75万吨,比2010年增长13.8%,年均增长2.6%。天津市粮食生产能力明显提升。
 


 

2010-2015年天津市粮食总产量(单位:万吨)

2015年,全市小麦产量为59.83万吨,比2010年增长12.5%,年均增长2.4%。玉米产量为107.34万吨,比2010年增长15.7%,年均增长3.0%。稻谷产量为11.35万吨,比2010年增长1.3%,年均增长0.3%。

(二)经济作物结构调整加快。

“十二五”期间,天津市主要经济作物总体产量仍保持较高水平。在“增菜、增林果”的政策鼓励下,2015年,全市蔬菜产量达到441.54万吨,比2010年增长5.3%;水果产量32.71万吨,比2010年增长4.6%;瓜果产量29.98万吨,比2010年增长4.2%。

(三)林产品效益显著提升。

“十二五”期间,天津市实施“美丽天津·一号工程”,着力构筑都市型林业生态新格局,林业建设连年“升级”。相继建成武清、西青、北辰郊野公园,启动铁路两侧、高速公路两侧、水库及湿地等造林绿化工程。五年来,全市累计新增造林面积55.18万亩,年均新增造林面积超过10万亩。到2015年末,实有林地面积达到343.80万亩,比2010年增长9.6%。林木绿化率为23.7%,比2010年提高2.4个百分点。2015年,全市林业增加值达到4.61亿元,是2010年的3.3倍,林产品效益显著提升。

(四)畜牧、渔业产品产量平稳增长。

“十二五”期间,天津市积极落实国家和本市一系列扶持政策,通过着力实施畜牧业重大项目、推进现代畜牧业园区建设取得新的发展,设施化、规模化水平明显提升,各品种产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2015年,全市畜牧业和渔业增加值分别达到49.96亿元和38.15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1.3倍和1.6倍。2015年,全市肉类总产量达到45.75万吨,比2010年增长7.4%;禽蛋产量达到20.20万吨,比2010年增长1.4%;牛奶产量保持在68.00万吨。水产品产量达到40.12万吨,比2010年提高16.3%。

二、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

(一)农业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

“十二五”期间,天津市充分发挥中央财政和市财政两级补贴资金的引导作用,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显著优化、发展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15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546.92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发展到1.50万台,比2010年增长14.5%;大中型拖拉机占拖拉机总量的比重达到84.2%,比2010年提高54.6个百分点。拖拉机配套比达到2.36,比2010年提高1.04。大中型拖拉机及其配套机具加快增长,动力机械结构显著优化。

农机化作业水平方面,2015年全市农机化综合作业率达到88.7%,比2010年提高12.6个百分点。其中,机播作业率达到87.0%,比2010年提高5.1个百分点;机耕作业率达到96.3%,比2010年提高1.4个百分点;机收作业率达到80.4%,比2010年提高34.5个百分点。小麦已经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的显著提高,为都市型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二)农田水利设施加快完善。

“十二五”期间,天津市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全市灌溉面积达到489.92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63.31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01.49万亩,节水灌溉率达到65.01%。农田水利设施的日趋完善,为天津市农业经济提质增效提供了必要保障。

(三)农业设施化水平显著提升。

天津市历经4年时间于十二五初期,完成了“4412”工程,“十二五”期间,继续加大力度开展农业设施化建设,实施了设施农业提升改造工程。建成60万亩高标准设施农业、22个现代农业园区、155个畜牧、水产养殖园区;提升改造15.4万亩种植业设施、89个养殖园区,建成工厂化水产品养殖车间4.2万平方米,改造池塘3.1万亩。目前,设施蔬菜播种面积占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近70%,渔业工厂化水产养殖面积在全国占比超过15%。天津市农业设施化水平在全国居于前列,为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都市型现代农业步伐不断加快

(一)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稳步发展。

“十二五”期间,天津市加快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土地流转速度不断加快。2015年,全市土地流转率达到40%,高于全国近10个百分点。全市经营耕地面积在100亩以上的农户超过了1000户,畜禽养殖大户超过1万户。蔬菜、花卉、林木、畜禽、水产等产品生产正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农户聚集,生产规模化程度不断提升。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十二五”期间,天津市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动物重大疫情监测等工作,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15年末,全市建成“放心菜”生产基地42.6万亩,提升改造“放心肉鸡”生产基地204个,农产品总体合格率达到99.4%,农药、肥料、兽药等重要农资产品合格率为97.7%,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涌现。

“十二五”期间,天津市以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为契机,大力发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相继涌现。截至2015年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达到8876家,服务带动45万农户

(四)休闲农业得以快速发展。

“十二五”期间,天津市加快“美丽天津”建设,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培育了一批产业影响力大、品牌知名度高的休闲农业品牌,使全市休闲农业实现快速发展。蓟县郭家沟、蓟县常州、北辰双街、静海西双塘、武清南辛庄等5个村已被农业部认定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蓟县团山子梨园、蓟县白庄子湿地、宝坻八门城水稻景观、宝坻黄庄洼水稻景观等4处景观被农业部评为中国美丽田园。滨海新区大港崔庄子枣园被农业部评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滨海新区大港四季田园生态园和蓟县穿芳峪镇小穿芳峪村等20个村点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户近3000家,带动农民就业超过28万人。

网站备案号:豫ICP备2022018963号-1

Copyright 2009-2015 By 光洲集团(www.xygzj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