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笔者关注相关媒体,也调查了一些苗木从业人员,大家对苗木行业的信心不如前几年了,似乎苗木行业的“恐慌症”来临。
为此,笔者采访了从事苗木行业30年,植物快繁技术权威人士,园林工程师,建造师,位于中国盆景之都的如皋市科海植物繁育技术研究所的马金海老师,他从业几十年的经历和他深入透彻的观念让我豁然开朗。
马金海老师说:恐慌心里的确目前存在,但不表示苗木行业出了什么大的问题,更不是苗木行业走到了尽头。相反京津冀治理雾霾的生态林工程、西北地区的防风固沙工程、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退耕还林工程、华东和华南发达沿海地区的沿海生态防风林工程、西部城市的绿化未达标工程、农村城市化建设工程等等,这些都预示着苗木行业美好的前景。目前的行业恐慌,主要成因在心理行为因素和市场因素,可以大体归纳几点:
一、市场的周期性,以为到了低迷期
马金海老师说,他经历过这样的周期2-3次了,周期到来时,三四年卖不掉树,等忍不住的人把树砍伐了,之后就会涨价了,生存下来的成为成功者。但能够忍得住的毕竟少,低迷周期如果进入到第四年,70%的企业会跑路,80%苗农会砍树。
从历史性宏观看,没有不淘汰的行业,没有不倒闭的企业,每一个周期淘汰一部分企业和从业人员那是正常的规律,这就是经济社会发展,这就是市场经济。
但马金海又认为,市场的低迷周期还是没有到来。低迷周期的到来往往伴随国际宏观经济,目前国际经济、中国经济处于转型期,所谓常态化危机,而中国的宏观政策有利于经济转型,甚至更有利于属于生态建设的绿化苗木,所以苗木行业真正的低迷周期还远未到来。
二、苗木库存的数量,以为库存很大了
马金海认为,苗木库存的数量究竟有多少,没有准确的统计,也未必知道将来国家建设需要用多少。但从世界苗木产业状况看,中国这么一个大国,生产的苗木不及美国等一些国家的数量那是肯定的,像美国这些生产大国,苗木有50%以上出口,而中国的苗木还在进口,你就说过剩了,依据在哪里呢?即使过剩了,那50%出口的话会不会过剩呢?库存是对应目标市场的,你的目标市场未确定,还有很多处女地,你就没法说你过剩了。现在的总理出访推中国高铁,将来呢?有一天中国总理出访会推中国的古典园林,推中国的文化底蕴园艺,推中国的生态建设整体工程。
至于单个优良品种的库存量,有些品种的确可能数量偏大了,特别是工程用量大的常规品种。这些品种种子种一下就能出苗,或者简单扦插就能成苗,粗放管理,每个农户都可以介入种植,所以容易育苗量过剩。比如:国槐、栾树、复叶槭等等。他们的特点是大树市场需求旺盛,带动苗农拼命育苗,造成大规格苗木仍然供不应求,而小规格苗子供大于求。但这种过剩也不要担心,市场自然会通过价格自动调整,当苗价下跌太多自然就没人再积极种植。
三、习惯了前几年的高利润,以为苗木就应该暴利
马金海说,苗木行业有时是有暴利,但不是任何品种,任何时候都是暴利。前几年苗木行情好,发展大型苗圃的多,带动了苗价,高利润很正常,因为供不应求。特别是一些优良新品种,比如美国红枫秋火焰等等,培育一亩地苗子卖几百万的大有人在,但这种暴利不是每个人都遇到的,现在美国红枫小苗降价了,一块多钱的苗子也有了,很多人就灰心了,其实,一块多钱的苗子利润很大,每亩10多万元的年产值你还嫌赚不过瘾不?
关于新品种,马金海举了一个例子:红叶石楠开始入市是各家苗圃作为新品种引进繁殖的,那个时候的十厘米小苗价格12.8元,之后随着育苗数量的增加,几起几落,最低时价格3毛左右,之后就在0.4-1.3元之间由市场调节价格,十多年来,很多苗农还是在不断培育红叶石楠以满足工程需求,这是个可喜的状况,标志着这个品种的生产供应成熟。目前几毛钱的价格,亩产值四五万元,苗农还是有稳定的利润,生产者其实是很满意的,毕竟它销量大,走得动,不存在库存滞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