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凛冽雪纷纷,最是辛苦采藕人。
北风呼号,雪花飘飘。1月22日,江苏迎来了新年首场最认真的降雪,气温也骤降到入冬以来的新低,而就在刺骨的冰水里,金湖县塔集镇双桥村的村民们正冒着严寒抢采荷藕。一望无际的藕田里到处是忙碌的采藕人,他们要赶在春节前让这些埋在淤泥里“玉美人”兑现幸福的承诺。
土地流转初显成效
金湖素来是江苏的鱼米之乡,“金湖大米”全国闻名,但如今这里更出名的已变成了荷藕和小龙虾,而这一切的改变都源自于一场土地流转的革命。
在双桥村干了近9年村支书的李德元告诉记者,这里以前也是稻麦两季,由于地势低洼,产量一直上不去,农民每亩田年收入只有不到两千元,种粮积极性不高,许多人不得不在农闲时外出打工贴补家用。2007年8月李德元上任后,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改变贫穷落后的现状,经过充分调研后,决定将全村4500亩土地进行流转,并引入中日合资扬州蓝宝石集团,建设荷藕种植基地,实行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赞成,从而带动本村785户村民加入合作社,统一经营。由公司每年向农户兑现流转金400万元,为本村农户每亩土地增收1000元。每到采藕季节,公司的汽车开到田头,按每斤藕3毛钱支付采藕工资。土地流转不仅解放了当地劳动力,保证了农户收入,还为集体经济每年增收数十万元,村里修建道路桥梁、添置农机设备等也有了资金保障。
除了种植荷藕,农户还利用藕田套养小龙虾。龙虾无须喂食,藕田里的多种微生物就是它们最好的养料,这里产出的龙虾不仅个大肉多,味道鲜美,而且非常环保。龙虾每亩收益可达2000多元,加上土地流转荷藕的收入,每亩田收益达到6000多元,比之以前整整翻了3倍多。“白+红”的套作模式让这片苏北洼地迅速走出贫穷,走上幸福小康路,真正实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百姓富”。
荷藕产业风生水起
走进双桥村村委会,气派的三层办公大楼格外引人注目,极目远眺,一排排整齐的标准化厂房和一幢幢居民小洋楼相映成辉。李德元告诉记者,初上任时,村委会十几个人挤在一间房内办公,全村没有一寸水泥路,另外村里还倒挂着280万元的外债。这几年通过土地流转来的资金,全村家家盖起了小洋楼,村村通上了水泥路,建起了30多个排灌站。路灯亮了,村民们的心也暖了,引来的投资商也多了。按照金湖县委县政府“一主四辅”的总体规划,建设文化生态高效旅游农业示范区的要求,村委会和扬州蓝宝石集团联合成立了金湖县众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投资1亿元,一期投资5000万元,主要用于厂房建设和购买设备。目前一期工程已竣工投产,生产的藕产品全部出口到日本和韩国。二期计划再投入5000万元,主要建设物流中心、技术研发和生态旅游度假村,项目建成后,将形成旅游、观光、生态环保的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并吸引当地劳动力就地就业。目前二期项目也已经启动,先期征地60亩,下半年即将开工建设。
双桥村的土地流转经验也带动了周边乡村的流转热情,各路投资商纷至沓来。据悉,北京来的马老板已在相邻的陆河村征地1200亩,借鉴双桥村的套作模式,建立荷藕加工基地。相邻的三柳村也计划流转土地2000亩种植荷藕,届时,这里将形成数千亩的荷藕种植规模,成为名副其实的万亩荷花荡,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不可限量。淮安市农委日前专门派人考察了当地的项目前景,并打算在资金上给予政策扶持。
“互联网+”引领未来
李德元说,土地流转不是目的,关键是要转变农民的经营思路和观念。双桥村产出的荷藕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美人红”,藕身粗细均匀,脆而多汁,可当水果,可做主食,可制作饮料,也可加工成藕粉;这里的小龙虾和螃蟹味道鲜美,生态环保,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这里还有大米、蔬菜、手工制品、卫生香、元器件等名优产品。如此多的资源优势,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何才能打响品牌,让这里的丰富物产走出深闺,走向世界,李德元把目光瞄向了互联网。近日,村委会正在和阿里巴巴洽谈合作,由村委会提供场地,阿里巴巴负责统一的门面装潢和设备及技术支持,建立网站,推介这里的特色产品和优美的旅游风光,培养优秀互联网人才,打造“互联网+”销售平台。目前招募工作已经启动,村里及周边的年轻人对此都充满了期待。
“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打造一万个特色乡村,双桥村的资源可谓得天独厚,恰逢其时,李德元心中的申报计划已然形成。接下来双桥将以荷为媒,利用成片的荷花优势,沿淮泉河打造特色旅游风光带,租用农民的房屋整体装修,建旅游度假村为游客提供吃、住、玩一条龙服务,让游客徜徉在荷花丛中,醉倒在荷香里。李德元自豪地憧憬着,“我要让双桥成为最美乡村的代名词;让‘看荷花到双桥’成为一句流行的广告语。”
网站备案号:豫ICP备2022018963号-1
Copyright 2009-2015 By 光洲集团(www.xygzj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