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联系我们
电 话:0376-6380999
传 真:0376-6380999
邮 箱:gz@xygzjt.com
地 址:信阳市新七大道中乐百花大厦13楼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行业新闻
农业供给侧改革政策不断推进 可否套用工业理论
2016-01-14 10:29  点击数:


 


新闻导读

在1月10日在第七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陈锡文指出当前粮食问题面临一个突出矛盾是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存在明显的偏差。农业供给侧改革将是今年农村改革的大头,2016年还要推进粮食供给制度方面的改革,基本的共识已经形成,改革的基本方向就是“市场定价、价补分离”。

他举例说,“进入新世界以来这15年,粮食的生产结构上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大豆的产量不断降低,但需求增长最快正式供求缺口最大的一个品种;玉米的产量急剧增长,15年来翻了一番。增产的未必是需要的,减产的恰恰是需求必须满足的。”

因此,“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要推进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明年的农村改革在这方面是一个大头,也是要解决中国农业在自己的道路上实现现代化、提高自己效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陈锡文表示。

陈锡文进一步强调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去年一号文件提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一年实践来看,成果还是很有成效的,因此,今年要继续推进。”举例说明:“一是乡村旅游业;二是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价值链,使得农民能够在生产环节以外获得更多的收益,比如农村电商。”

此外,陈锡文还进一步强调了重新利用市场力量来调节主粮价格,“价格要由市场来决定,价格不再承担补贴农民的功能,所以价格和补贴分离,这个基本思路大家都已经形成共识,具体怎么向前推进,涉及的问题非常复杂。”他说,“总体来看,这一轮的改革至少要实现这样四个重要的目标:

一是必须“挡住进口”,这并不是说拒绝进口,而是要国内的市场价格回归到市场需求的水平,能顶住进口;

二是不能增加新的库存;

三是要搞活市场,实现多元化主体、多渠道流通;

四是在改革过程当中维护农民的合理收益。”

一亩田研究院观点

近期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内的部署上首次提出“农业供给侧改革”后,政府就算明确了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是“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从此次陈锡文的发言进一步细化了政策的解读,从解读细节可以看出,目前中央政府已经开始从宏观政策向具体实施细节方向推进,即将推出的一号文件或将进一步细化目前所既定的农业侧供给改革的政策。 纵观目前国内经济宏观形势,2016年将是经济转型最关键、最苦难的一年,经济转型带来的不确定性虽然减少了农业改革的阻力。但作为第一产业,农业改革既要做到稳定,还要做到改革行之有效,还是难上加难。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在危险和危机并存的2016年,中国农业注定要经历一个不寻常的年份。

另外,从陈锡文所陈述的四个改革重要目标分析,2016年中央政策是要加强经济作物上游供应有效调整,逐步放弃依赖财政扶持,回归市场真实需求,在提高市场有效供给的同时,利用政策上的优势激活中下游,让更多新的中间环节经营主体从中迸发出来,让更多更新的血液加入到农业这个行业之中,从而发展出新的循环模式,真正做到良性循环发展。

不论是一号文件还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理论政策的公布,其重点都在改革二字上,虽然我国农业和工业在供给侧情况不尽相同,但农业改革困难已然多多,并呈现比工业更复杂的特殊性。举例说明,从目前改革众矢之的的大豆和玉米两个品种来看,我国2016年大豆进口量超过8000万吨,这个进口量已经创了历史新高,性价比较高的大豆在国内油厂加工成了豆粕,低价的豆粕成为养殖业最主要的饲料蛋白来源,并且随着全球大豆丰产,进口大豆价格还在继续下滑中,整个养殖业对进口大豆的依赖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也就是说进口大豆进口量是不可能在短期内出现大规模削减的,那么价格相对高、产量相对低的国产大豆到底能不能替补玉米的种植面积,这是一个疑问句。

按照国内农户种植惯性,今年继续选择种植玉米的还是占绝大部分,大规模改种国产大豆是小概率事件。所以政府针对玉米这类介于主粮和经济作物的产品改革时,重点不仅要应该放在种植侧的改种,而是上中下游各个关节全面介入。尤其是下游深加工行业,长久以往国内玉米深加工企业都是靠吃补贴过活的,这造成了下游深加工企业不思进取,联合收购主体暗香操作,上吃补贴、下低价收购农户粮食从中赚取差价的现象已经成为行业潜规则。如何利用政策之力瓦解行业中既得利益群体,引入公平的竞争机制,让行业生产出更多、更优质的深加工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让像玉米这类的经济作物种整个产业链真正完成改革。

从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农业并不是表面上这一点点的问题,所以农业供给侧改革如何能落地,如何能保证全农户利益的情况下,将改革真正 做实才是重中之重,希望2016年政府可以迎难而上,完成国家和人民赋予的重任。

网站备案号:豫ICP备2022018963号-1

Copyright 2009-2015 By 光洲集团(www.xygzj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