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这个原本只出现在医学界的名词,一夜之间被响彻中华大地。据报道,青蒿素在疟疾重灾区的非洲已经拯救了上百万的生命。
图为:屠呦呦获诺贝尔奖
世界上一半以上的青蒿素,来自于有着“世界青蒿之都”的重庆酉阳。有资料称,酉阳一带,山如“鸡爪”起伏不平,河似“树根”蜿蜒遍布,常出现“一边是骄阳一边是雨”的奇异天气。独特的气候地理环境,使当地产的青蒿中含有的青蒿素含量居全国前列。
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青蒿素类抗疟药品列为首选指导用药。此后,青蒿的行情看涨,2005年达到历史最高值——22元/公斤。屠呦呦获奖后,曾有人预言重庆酉阳将迎来市场春天,但是现实响亮的打脸。今年,青蒿收购价在5元/公斤,去年同期收购价在7-8元/公斤,下跌了近4成;10年前热炒期价格在22元/公斤以上,下跌了近8成。
为何青蒿素名气大涨,而价格却陷入尴尬境地?据悉,在2004年后,不少商家瞄准青蒿素这一契机,在广西等地大量种植青蒿,特别是2005年尝到丰盛“甜头”,疯狂的加入这一产业中。2006年后,青蒿价格暴跌到3元/公斤,许多种植户亏损和药品生产厂家倒闭,使青蒿产业遭受重创。
图为:青蒿
此后,青蒿的价格出现回升,但是供求矛盾一直存在。据悉,目前全国青蒿素市场需求量在180-200吨左右,而我国每年产量达到400-500吨,相当于全年两年需求量,因此价格走跌是必然。今年,酉阳6.5万亩的青蒿中有5万亩是按制药企业订单生产,因而大部分农户不会亏本。
网站备案号:豫ICP备2022018963号-1
Copyright 2009-2015 By 光洲集团(www.xygzj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