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llimg/150909/0936142514-0.jpg)
每公斤花椒卖到110元左右,这在中国种椒史上实属罕见,然而,陕西省凤县的人民却做到了!据当地花椒产业局负责人介绍,凤县花椒今年预计产量可达到3000吨以上,实现产值3.3亿元,仅花椒一项农民人均将增收4580元。
我们知道,陕西凤县是“中国花椒之乡”,所产的大红袍花椒已有千余年历史,具有色鲜、粒大、肉厚、麻味悠长、清香浓郁等特点,被誉为“花椒之王”。可是,花椒能卖到110元/公斤也是一个不小的创举。凤县人民是怎么做到的?
按照椒果富民的发展思路,近年来,凤县加大农业结构调整,把发展花椒产业作为强县富民的特色主导产业,花椒留存由起初的1400万株发展到现在4500万株。昔日的荒山荒沟和低产农田,如今都变成了寸土寸金的花椒园,花椒树也魔术般地变成了挂满金豆豆的摇钱树。
双石铺镇十里店村村主任朱银生表示,这几年,他们村的240余户村民,累计栽植花椒树2450多亩,占到全村耕地的85%以上。他家7亩地,除了种一点玉米外,剩下的全都栽成花椒树,预计今年6亩花椒至少能收入3万多元。
随着花椒栽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提高科技含量改变粗放经营现状成了促进产业开发、增强产业效益的关键。
2013年,凤县建立了全国首家以花椒栽培繁育、技术集中展示、科研示范等为特色的花椒果业专家工作站,开展花椒产业科研立项、成果转化、示范推广和咨询培训等科技活动,研究解决花椒病虫害防治、霜冻问题和农产品深加工瓶颈问题,使花椒规范化丰产栽培技术很快得到推广,全面提升了凤县花椒科学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
为了做大做强花椒产业,凤县还通过招商引资成立了雨润椒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先后开发出花椒新鲜芽菜、芽菜辣酱、芽菜料包、花椒茶、花椒精油等系列产品,改变了凤县花椒以往单纯以原料形式销往四川、重庆等省市的粗放经营,增加了产品附加值,使花椒产业走上了规模化、市场化、品牌化之路。
花椒产量上去了,品质提升了,产业链延长了,并不等于就能畅销,就能卖个好价钱。为了解决增产不增效、增产不增收问题,凤县成立了花椒销售协会,一改过去各自为政、相互压价的恶意竞争。
此外,凤县通过在全县各乡镇、部门开通政务微博、微信,在电子商务上寻求突破,从线下到线上,从微博到微信,多渠道多功能多手段营销,使凤县花椒搭上了电子商务的快车销往全国各地。
如今,凤县从事花椒产业种植的农民达3万人,仅今年花椒收入上万元的椒农大户就达1000多户。花椒,不仅映红了凤县山区农民的笑脸,还绿化了凤县的荒山野岭,成为凤县一张靓丽的名片。
![](/uploads/allimg/150909/0936141111-3.jpg)
如何合理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使“特色产品”成为当地的名片,推向全国,需要不小的功力。凤县发动当地农户,大规模地种植花椒,使当地品质卓越的花椒不仅“特有”而且是“特别有”。产品多了,品质必须保证。凤县充分利用了现代科技手段,防“品质缺陷”于未然。
东西好,品质赞,接下来要解决的——也是重中之重的问题就是“怎么卖”的问题了。凤县人民充分诠释了什么叫“团结就是力量”。风险共承担,有钱一起赚,凤县通过成立花椒协会,利用现代营销手段,搭上电子商务这趟列车,走上一条“全县人民共同致富”之路。(来源:一亩田)